钢市早参
国内新闻
1、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多重风险挑战下,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2、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
商务部日前发布消息,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同比增长37.9%。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57亿元,同比增长2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9.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74.9%。
3、统计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统计局表示,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际新闻
1、欧盟宣布对俄罗斯采取第四轮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周一,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欧盟已决定对俄罗斯采取新一轮的制裁。主要措施包括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油气行业,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奢侈品和高级汽车,禁止俄罗斯钢铁出口至欧盟等。
2、希腊能源成本上升约3倍
伍德投资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全球冲击将对希腊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希腊的能源总成本已经接近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比几年前高出约四倍。
3、越南2月废钢进口量环比飙升92.3%
2月越南进口废钢约34万吨,比上月飙升92.3%。日本是主要供应国,约12.7万吨。2022年前两个月,越南进口了大约51.6万吨废钢,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4.6%。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主要供应商。
行业热点
1、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41.3亿吨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张昕日前表示,去年全国煤炭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煤矿发生事故91起、死亡178人,同比分别下降26%和21.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44,同比下降24%。
2、统计局:1-2月中国粗钢日产267.73万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267.73万吨;生铁日均产量223.95万吨;钢材日均产量333.41万吨。生铁产量13213万吨,同比下降10.8%;粗钢产量15796万吨,同比下降10.0%;钢材产量19671万吨,同比下降6.0%。
3、沙钢永兴成功开发φ350mm大断面圆坯新产品
近日,沙钢永兴特钢公司炼钢厂新规格产品φ350mm大断面圆坯一次热试成功。该产品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沙钢永兴公司在大断面圆坯连铸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终端资讯
1、前两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
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49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住宅投资10769亿元,增长3.7%。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84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3514万平方米,增长2.0%。
2、新疆与11家央企签约38个项目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11家中央企业签约了38个重大合作项目,总投资约6117.06亿元。据悉,这11家央企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086.2亿元,主要涉及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3、塔里木油田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突破3000亿立方米
截至3月14日,塔里木油田通过西气东输管网累计向我国中东部地区供气突破3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2021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5倍。经测算,塔里木油田生产输送的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标煤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26亿吨,惠及北京、上海等15个省区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约4亿居民。
股市期货
1、央行放量等价操作MLF2000亿元
据央行官网,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7天期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MLF操作利率2.85%,与此前持平;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
2、2067只私募基金跌破预警线
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回调,证券类私募基金收益亦影响较大。近日,根据私募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2067只私募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已跌破预警线,其中,涉及21家百亿元级私募的183只产品。
3、10年国债期现货大跌
周二公布的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持稳,出乎市场意料,债市应声走弱。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早盘快速上行3.5个基点,报2.795%,创三周来最大单日涨幅。同期限国债期货盘初一度跌0.31%,创3月9日来最大跌幅。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此外,1-2月中国生产原煤6.9亿吨,同比增长10.3%。那么今日的钢价具体怎么走?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近期,全国疫情呈现局部高度聚集和多点散发态势,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供应端、需求端、物流及仓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吉林省于3月12日宣布,长春市主要钢材仓库暂停出库,当地建材市场交投进入暂时停滞状态,仓库入库及本地钢厂生产暂时正常。深圳市于3月12日宣布,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工地暂定停工排查4天,南山及福田区域钢材市场预计共影响需求量约6640吨,深圳全市范围初步预计共影响建筑钢材需求量约6万吨。受疫情影响,市场供需双双走弱,钢价波动较大。
行情要闻及分析
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67305亿元,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4.9%。
社会消费增长,表明市场活力有所恢复,下游需求稳增长,对制造业包括上游的制造业都是利好的消息。
统计局:1-2月中国生产原煤6.9亿吨,同比增长10.3%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12月份比,原煤、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电力生产由降转升。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进口降幅收窄。1—2月,生产原煤6.9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12月加快3.1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64万吨。进口煤炭3539万吨,同比下降14.0%,降幅比上年12月收窄6.9个百分点。
工业原煤产量增加,将会增加市场供给,对原煤价格上涨形成抑制,煤价价格走低有助于钢材价格走低,利空中短期钢价。
市场概况
钢厂调价:下调为主
3月15日,据中钢网APP数据显示,今日共22家钢厂调价,其中:
►上调1家,占比4.5%,调价幅度100元/吨,涨幅最高为山东传洋型材;
►下调18家,占比81.8%,调价幅度20-80元/吨,跌幅最大为山西建邦建材;
►平稳3家,占比13.7%。
现货市场:下跌为主
3月15日,中钢网APP收录的现货24个主流市场中:
►螺纹钢18个下跌20-60,均价跌39;
►热卷20个下跌10-100,1个涨30,均价跌51;
►中板18个下跌10-70,均价跌42。
市场分析
3月15日,期钢低开高走,期螺跌39,期卷跌103。现货市场,唐山地区普方坯降20,报4640元/吨,含税出厂,各主流品种钢价下跌。
供需方面:粗钢产量减少,其价格有上涨的势头,将会影响钢材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社会消费零售上涨表明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回暖,需求将会传递至上游,对钢价形成利好。
政策方面: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正在逐步增加,基建的投资未来将会创造出更多的钢材需求,利好中长期钢价,“超前基建”已经在1-2月份初步显现出来。
成本方面:铁矿石价格回落,对钢材支撑减弱,此外,煤炭供应增加也对其价格形成利空,原料价格下跌整体利空钢价。
因此,预计今日钢价将会触底反弹,幅度较小。
疫情 · 动态
近期,疫情反复,国内防疫加严。不少地区出入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证明,个别疫情高风险地区严格执行“非必要不能出入”,这无疑加大了运输成本,跨地区输送钢材价格有所增长。部分地区,由于疫情原因,出现了采购困难的情况,钢贸商有惜售的情况发生,钢材价格有小幅上调。分城市来看,目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为吉林、长春、青岛、天津、宝鸡、深圳、泉州、滨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