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市早参
国内新闻
1、孙春兰: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2、重磅宏观数据即将公布
近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今年前两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市场预计1~2月消费将有所修复,得益于低基数及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将延续强势,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开门红”。
3、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优化公平竞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消息,去年该局不断强化反垄断优化公平竞争。加强和改进平台、医药、公用事业、建材等民生发展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查处垄断案件176件,罚没金额235.86亿元,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国际新闻
1、美国2月CPI飙升7.9%
美国劳工部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同比飙升7.9%,再次超预期上行,创下1982年6月以来最高,1月为7.5%。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6.4%,创下1982年8月以来最高,1月为6%。
2、俄方称俄乌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据塔斯社13日消息,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表示,如果和一开始的谈判相比,他相信目前和乌克兰的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可能在近几天内达成一致,并签署一些文件。
3、印度塔塔钢铁正式收购NINL大部分股份
印度钢铁制造商塔塔钢铁在近日表示,其已正式收购了位于奥迪萨邦的Neelachal Ispat Nigam有限公司93.7%的股份,该公司在1月底以16亿美元赢得NINL的竞标。
行业热点
1、民进中央:加快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
民进中央日前就加快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调整钢铁行业原料与能源结构,二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加强引导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四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推动钢铁行业的角色转变。
2、3月上旬液化石油气(LPG)环比上涨17.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2年3月上旬与2月下旬相比,37种产品价格上涨,12种下降,1种持平。其中,液化石油气(LPG)环比上涨17.4%。
3、国内最大单体铁矿今年将开工建设
鞍山市发布消息,全国最大单体铁矿山地下开采项目鞍钢矿业的西鞍山采选联合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各类审批手续加快推进,2022年将全面开工建设。
终端资讯
1、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撰文指出,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2、住建部: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
近日,住建部官网发布了《“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两个文件中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详细要求。
3、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扩机工程项目开工
近日,李家峡水电站5号机组扩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安装单机容量4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台,该机组计划于2023年8月并网发电。届时,李家峡水电站将实现20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
股市期货
1、108家上市公司拟现金分红总额超277亿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A股已有157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108家计划现金分红,拟分红合计277.31亿元,其中20家公司拟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净利润比例超过50%。
2、北交所:8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106亿元
3月1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120天。北交所市场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为88家,总市值达2106亿元。其中,8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8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到99%。
3、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9676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9676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66.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3月14日,31省份单日新冠新增确诊者近5000,多地疫情防控升级,运输成本增加。此外,2月春节以来,全国开工总投资额超11.3万亿元,2月迎来开工潮。那么今日的钢价具体怎么走?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截至3月14日下午1点52分,全国现有确诊病例242703例,较昨日新增4803例,无症状感染者7039例,较昨日新增906例。目前确诊病例集中在吉林、长春、青岛、深圳、宝鸡、天津、上海、廊坊、沧州、西安等地,上述地区及周边关联地区不断上调防控疫情等级。
近期本土疫情涉及省份较多,增长速度上升,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一些地方近日已发出通知,要求“非必要不离开”。如上海市要求市民非必要不离沪,明确出入省市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这无形中增加了跨地区运输费用,增加了钢材等原材料运输成本。除此之外,疫情也将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看空情绪或将在短期内发酵,影响钢价小幅下行。
行情要闻及分析
全国开工总投资额超11.3万亿元,2月迎来开工潮
2月春节以来,全国迎来开工潮,甘肃、吉林、山东、陕西、湖北、浙江、湖南、江西、云南、福建等10省相继举行省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2月,全国各地共开工20459个项目,环比增长208.4%;总投资额11.3万亿元,环比增长132.9%,同比增长73.5%。
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金额看,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叠加2021年四季度有1.2万亿元专项债,因此今年共有4.85万亿元的专项债可供具体项目使用,这些投资对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有力支撑,将会更好地拉动上游建材需求,利好中长期钢价。
工信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扩大出口
3月14日,工信部方面表示,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坚定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消费对工业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从工信部的消息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植力度将会继续加大,减低税收能降低生产成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将会逐步扩大,进而利好管材、板材的中期价格。
市场概况
钢厂调价:下调为主
3月14日,据中钢网APP数据显示,今日共23家钢厂调价,其中:
►上调无;
►下调15家,占比65.1%,调价幅度10-50元/吨,跌幅最大为山东传洋槽钢;
►平稳8家,占比34.9%。
现货市场:全面下跌
3月14日,中钢网APP收录的现货24个主流市场中:
►螺纹钢19个下跌10-70,均价跌30;
►热卷20个下跌10-70,均价跌33;
►中板17个下跌10-80,均价跌21。
市场分析
3月14日,期钢整体下跌,期螺跌199,期卷跌179。现货市场,唐山地区普方坯降60,报4660元/吨,含税出厂,各主流品种钢价整体下跌。供需方面:长期需求仍然是利好消息占多,从二月的投资规模和制造业数据就可以看出未来需求将会是稳增长为主。然而,短期受多地疫情管控升级的影响,需求将会受到冲击,市场看空情绪增高,或将影响短期价格上涨。政策方面:国家对制造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仍然在持续,将会把制造业的发展放在稳发展的重要位置。而且在房地产疲软,基建需求释放延后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将会快速带动市场活力,稳定需求。此外,资金供给仍然以宽松为主,保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现金流充沛。成本方面:今日,焦煤焦炭、铁矿石期现货市场价格均有所回落,钢材成本下降,对钢材的价格支撑力度减弱。因此,预计今日钢价小幅下跌,如果疫情能够有效控制,周内钢价还将会有所反弹。
分析师 · 说
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1-2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多家机构预计,由于稳增长政策发力,开年首季经济回暖预期增强。从1-2月看,工业景气度逐渐回升,基建投资显著发力,制造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低基数效应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也有所回升。
中长期来看,确实是利好的消息较多,但是疫情的影响也要留意一下,别着急,短期在行情不明朗的时候还是按需囤货,等到疫情影响有所缓和之后,后市还是挺乐观的。
